中医体质辨识仪人机结合确立综合调理方案

中医体质辨识仪人机结合确立综合调理方案

  1.一种中医体质辨识仪,主要包括软件与硬件两部分;其中硬件部分由显示器(1)中医体质辨识仪、显示器机箱入口(2)、防爆玻璃层(3)、主机箱入口(4)、主机箱(5)、USB接口(6)、底座入口(7)、辨识系统电源开关(8)、保险丝接口(9)、电源总开关(10)、电源接口(11)、网络接口(12)、主机散热口(13)、底座(14)和身份证识别系统(15)组成,所述软件为设定的操作程序,协调各个硬件工作。

中医体质辨识仪人机结合确立综合调理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体质辨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依据开发和制定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开发,在中医体质理论指导下,根据量表设计原理,以问询录入的方式,采集用户健康信息;通过对9种体质分值的结果分析,来判断体质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体质辨识仪,其特征在于:本系统配置身份证识别系统,可迅速录入个人信息,保证了基本信息录入方便快捷、准确无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体质辨识仪,其特征在于:本系统从性别、年龄、体验者和会员进行区分,直接调取相对应量表,排除不相关条目的干扰和误填可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体质辨识仪,其特征在于,体质分析报告图文并茂,柱状图、雷达图进行体质分值说明,一目了然、方便动态、连续体质测评,结果输出符合《国家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中医体质辨识仪,其特征在于:本系统对辨识得出的体质从总体特征、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诠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中医体质辨识仪,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调体方案人性化,主要包括:不同体质的个性化调理方案、相同体质不同人群的细分调理方案、人机结合确立综合调理方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中医体质辨识仪,其特征在于:本系统的辨体施养方案细致详实,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己可以调节控制,主要有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按摩;一部分是通过医生进行调节控制,主要有药物调养、穴位治疗、经络调理、足疗、药浴、音乐调理等,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养生指导建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中医体质辨识仪,其特征在于:本系统可对不同时期的辨识信息,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为个人健康状况分析、健康管理、疾病防控提供长期、有效的依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中医体质辨识仪,其特征在于:本系统后台管理功能可以查询辨识记录、查看辨识结果、以Excel格式导出查询结果、备份数据、还原数据、清空数据。

  说明书

  一种中医体质辨识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辅助电子设备,涉及一种中医类体检系统,用于中医体质动态辨识与调理及基于大数据的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

  背景技术

  2009年中医体质辨识进入公共卫生服务领域,成为公共卫生项目中唯一一项中医体检项目,并使相关的产业的市场发展具备了可能。使得人们开始寻找一种快速、便捷、准确并且容易复制的“量产”模式,中医体质辨识仪等相关产品开始大量出现。市场需求大,而同类产品良莠不齐。中医体质辨识有关产品在市场上开始出现,为人们的健康保障和国家大健康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支持,但通过我们的市场调研发现,各类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且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作为《中医体质量表》使用、体质辨识调理方案不规范、体质辨识条目(74项条目)与标准设定量表条目(60项条目)不符等方面的问题。有鉴于此,中医体质学创始人王琦教授基于对自身原创学术的热爱以及对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使命感,亲自主持本系统的研发,提出“一流权威、科学准确、简便人性、创新持续”的研发理念。借助北京中药大学中医体质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体质辨识重点研究室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为基础和依托,结合国际国内一流的产学研相关单位、部门、企业,为本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技术及产业等的支撑和保障。

中医体质辨识仪人机结合确立综合调理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了一种中医体质辨识仪。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医体质辨识仪,主要包括软件与硬件两部分。其中硬件部分由显示器、显示器机箱入口、防爆玻璃层、主机箱入口、主机箱、USB接口、底座入口、辨识系统电源开关、保险丝接口、电源总开关、电源接口、网络接口、主机散热口、底座、身份证识别系统组成。所述软件为设定的操作程序,协调各个硬件工作,具备会员登录、体质辨识、知识介绍和后台管理功能,软件部分是在中医体质理论指导下,根据量表设计原理,以问询录入的方式,采集用户健康信息;通过对9种体质分值的结果分析,来判断体质类型,用于开展大规模的中医体质辨识服务,为个人/家庭保健提供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调理方案;同时建立完整的基于大数据的个人健康档案,为开展大规模的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实现个人保健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发明的创造要点是:

  1、时尚舒适设计风格:本发明的硬件设备外观时尚舒适,界面简洁柔和,秉承了“看见即调理”的理念,体质分析报告图文并茂,柱状图、雷达图进行体质分值说明,一目了然、方便动态、连续体质测评,结果输出符合《国家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本系统操作采用触摸式设计,简洁方便,所有人群均可操作,无论是时尚的电脑达人,还是习惯手写的中老年人士,都可以迅速适应本产品的使用;产品应用灵敏,可以是辨识体验者享受流畅的辨识体验

  3、本系统配置身份证识别系统,可迅速录入个人信息,既使基本信息录入方便快捷,又保证了信息录入的准确无误。避免了手工录入过程中出现的信息错误,以及由于信息错误使辨识者的辨识记录无法获取情况的发生。

  4、适用人群人性化

  (1)不同性别人群的区分:通过对性别的选择,直接调取相关量表条目,排除不相关条目的干扰和误填可能。可以是使用者更加专心的填写与自己相关的辨识信息。

  (2)不同年龄人群的区分:通过对年龄的选择,直接调取相对应量表,方便快捷。避免了手工选择量表的时间浪费和取用错误,最大限度的提升辨识体验和准确性。

  (3)体验者和会员的区分:系统设计分为辨识体验和会员测试两种模式,可为会员提供数据保存、综合调体方案等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数据保存服务,可以是会员动态了解自身健康情况,从而提供更优质、更人性化和更专业化的健康服务;在此基础上制定的综合调体保健方案,也会更加贴和会员的个性化需求和健康需求。

  5、调体方案人性化

  (1)不同体质的个性化调理方案:针对不同体质辨识结果,提供个性化方案。本系统对辨识得出的体质从总体特征、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诠释,每种体质都有自身的特点,通过体质辨识以及人机结合,可为每个人提供完全符合其自身情况的个性化调理方案。

  (2)相同体质不同人群的细分调理方案:按照同一体质的不同人群,如体重、疾病等不同,提供细化调理方案。例如,同为痰湿体质,但可能存在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不同疾病,其均是在痰湿体质这一共同土壤上,形成的不同疾病方向或同一方向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针对此类不同人群提供优质的细分调理方案。

  (3)人机结合确立综合调理方案:根据自身体质结果、个人实际情况和喜恶偏好,确定切实可行的综合调理方案。本系统的辨体施养方案细致详实,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己可以调节控制,主要有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按摩;一部分是通过医生进行调节控制,主要有药物调养、穴位治疗、经络调理、足疗、药浴、音乐调理等。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养生指导建议。

  6、本系统可对不同时期的辨识信息,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为个人健康状况分析、健康管理、疾病防控提供长期、有效的依据。

  7、本系统数据可以即时的发送到远端服务平台,体质分析及调理方案的获取有多种形式,包括打印、扫描二维码,远端服务器推送等,本系统后台管理功能可以查询辨识记录、查看辨识结果、以Excel格式导出查询结果、备份数据、还原数据、清空数据。

  本发明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开发,为中医体质分类的标准化工具。是在中医体质理论指导下,根据《中医体质量表》设计原理,以问询录入的方式,采集用户健康信息,判断体质类型,提供科学准确的调理方案。主要用于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满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儿童中医体质调养服务的需求而专门开发的系统;用于开展大规模的中医体质辨识服务,用于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个人健康档案。

中医体质辨识仪人机结合确立综合调理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中医体质辨识仪,主要包括软件与硬件两部分。其中硬件部分由显示器1、显示器机箱入口2、防爆玻璃层3、主机箱入口4、主机箱5、USB接口6、底座入口7、辨识系统电源开关8、保险丝接口9、电源总开关10、电源接口11、网络接口12、主机散热口13、底座14、身份证识别系统15组成,所述软件为设定的操作程序,协调各个硬件工作。

  1.系统主界面,如图3所示

  开机后,系统自动启动程序,进入系统主界面。主界面中有四个按钮,分别为:【会员登录】、【体质辨识】、【知识介绍】、【后台管理】。

  2.会员中心

  2.1会员登录

  (1)在主界面,点击【会员登录】、进入会员登录界面,界面提示“请将身份证放在读卡器上”。此时将身份证放在身份证读取器上,成功读取身份信息后,系统自动进入会员中心首页。如果之前在此辨识仪上使用过身份证登录,系统自动读取身份信息进入会员中心,如果之前没有使用过身份证登录,系统会自动将身份信息读入系统。

  (2)如没有携带身份证,可以点击【手动输入】按钮,通过手动录入身份证信息,如果手动录入的身份证信息在系统中存在,则系统自动读取身份信息,进入会员中心。输入成功后,进入会员中心界面。

  2.2个人信息

  点击【个人信息】按钮,进入个人信息界面,个人信息界面显示会员基本信息,用户可以完善自己信息,以便系统更准确的分析个人的体质。修改信息后,点击【修改资料】按钮保存个人信息。点击【返回】按钮,回到会员中心首页。

  2.3体质辨识

  在会员中心中点击【体质辨识】按钮,进入体质辨识界面,系统会根据身份证信息中的出生日期判断用户年龄,根据用户年龄选择答题问卷:65岁以下为“成人版”、65岁以上为“老年版”。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所有问卷答案,点击【提交问卷】按钮、提交问卷,系统会根据问卷答案,自动判断用户体质,并给出相应的调理方案。用户可点击【打印】按钮进行打印。点击【返回】按钮可回到会员中心界面。

  2.4评测历史

  用户点击会员中心界面中【评测历史】按钮,进入【评测历史】界面,用户可以在此查看自己做过的所有辨识记录,并查看结果报告。

  3.评测体验

  点击主界面中【体质辨识】按钮后,进入体质辨识主页。用户可以选择【会员登录】、【评测体验】,点击【评测体验】按钮,进入选择基本信息界面,用户进行体质辨识前,需要选择性别与年龄段,以便确定问卷内容。选择无误后点击【确定】按钮,进入下一界面。仔细阅读后点击【确定】按钮,进入辨识问卷界面。使用方法与【2.3体质辨识】相同。体验用户的辨识记录不会保存到系统,结果不能打印。

  4.知识介绍

  在主界面中,点击“知识介绍”按钮,进入知识介绍主界面。知识介绍中主要介绍“王琦教授”、“九种体质”和“体质调养”的相关知识,用户可点击相应按钮查看对应的内容,点击【返回】、退回系统主界面。

  5.后台管理

  5.1系统登录

  在主界面中点击【后台管理】按钮,进入后台管理登录界面。输入正确的管理员账号和密码,进入后台管理系统。系统默认账号admin、默认密码为000000。

  5.2会员管理

  登录后台系统后,系统默认进入会员管理界面。会员管理中列出系统中所有注册过的会员信息。选中某个会员信息,点击右键会出现【删除会员】和【查看体质】按钮。点击“删除会员”按钮,系统出现提示框:选择“是”,系统将删除选中的会员信息。点击【查看体质】按钮,系统会出现会员最后一次评测结果报告。

  5.3系统用户

  点击【系统用户】按钮,进入系统用户管理界面。系统会列出除admin用户以外的所有后台管理用户信息。

  5.3.1添加用户

  在列表处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添加用户”,系统弹出添加用户的界面正确输入所有输入项,点击保存,可添加新的后台管理员账号。账号添加成功后,返回系统用户列表,列表中会显示出刚添加的用户信息,新建系统用户默认密码均为000000。

  5.3.2修改用户

  选中要修改的管理员账号,点击鼠标右键,选择“修改用户”,系统弹出修改用户窗口:修改用户信息后,点击“保存”按钮,系统完成修改。注:用户名不能修改。

  5.3.3删除用户

  操作同会员管理中“删除会员”。

  5.3.4重置密码

  将选中用户密码重置为初始密码000000。

  5.4辨识记录

  点击导航栏中【辨识记录】按钮,进入辨识记录查询界面。

  5.4.1记录查询

  管理员可以查询所有在系统中做过的所用辨识记录(包括体验辨识记录)。可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检索,包括:姓名、体质、日期(时间区域、辨识记录的创建时间)、年龄(年龄区间)。输入查询条件后,点击【检索】按钮,系统会根据条件查询出对应的记录结果。点击【导出】按钮,将查询出的结果导出成Excel。

  5.4.2查看辨识结果

  选中要查看的辨识记录,点击右键,点击【查看结果】选项,系统会打开该条辨识记录的详细报告结果。

  5.4.3查看明细

  选中要查看的辨识记录,点击右键,点击【查看明细】选项,系统会打开该条辨识记录的详细报告结果。系统会显示此条记录当时所有的原始选项明细记录。

  5.5数据备份管理

  5.5.1数据备份

  点击【数据备份】按钮,选中备份文件存放的路径后,点击确认,成功备份数据库。保存好备份文件,备份成功后,备份数据库名为DB+当前日期。

  5.5.2数据还原

  点击【数据还原】按钮。选择备份数据库文件,点击【确定】,系统会还原备份的数据:

  5.5.3清空数据

  点击【清空数据】按钮,确认清空数据库,系统会清楚系统中所有业务数据记录,包括:所有会员信息、辨识记录、除admin以外的所有系统用户。

  5.6系统操作

  5.6.1修改密码

  用户点击【修改密码】按钮,可更改自己的登录密码。

  5.6.2退出系统

  用户点击【退出系统】按钮,退出后台管理按钮。

  5.6.3退出关机

  用户点击【退出关机】按钮,退出整个系统并关闭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