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辨识仪公卫服务项目慢病管理

    中医体质辨识仪公卫服务项目慢病管理

    中医体质辨识仪慢病管理的模式尚需不断完善


中医体质辨识仪公卫服务项目慢病管理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基础、政策制度、设施条件等方面尚不完备。同时,慢病的病痛程度持久、致残率高、致死率大、医疗康复费用高,降低了慢病人群的生活质量。行之有效的慢病管理模式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保证。我国慢病管理模式主要为慢病信息监测系统模式、慢病自我管理模式、社区慢病健康管理模式和社区慢病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等。

    目前,虽然在中医体质辨识仪慢病管理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需从临床信息系统、卫生系统、患者自我管理、社区资源和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改进和补充。

    慢病管理途径和干预措施尚需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已逐步开展三级分诊管理机制,对慢病的管理和干预主要集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这种慢病管理下沉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

    基层机构的工作负担和责任急剧提升,在单一的管理途径下,对管理成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慢病管理途径上来看,目前对于慢病管理,主要还是依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应用传统的健康宣教,科普宣传,重在强调慢病自我管理,实质的途径和干预措施尚未建立。

    因此,结合中国国情,丰富慢病管理中干预措施和方法,完善中国特色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已迫在眉睫。

    中医体质辨识仪慢病管理的整体运行与评价体系尚需不断加强我国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承担慢病管理任务,慢病管理运行效率、服务保障水平、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管理效应评价等一系列工作还未体系化和规模化。

    我国建立了慢病综合疾病监测系统,中医体质辨识仪建立了针对慢病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卫生部在全国17 个地区建立了社区慢病综合防治示范点,后扩展至 23 个省。目前运行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系统、肿瘤登记系统和死因监测系统等,还应从完整监测内容、发展监测手段、扩大监测范围、重视队伍建设、提高数据质量和加强政府保障等方面努力建设或改进现有监测系统。中医药在我国慢病管理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运行与评价体系应纳入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和技术,建立慢病管理运行机制和服务管理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