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辨识仪体质辨识与“治未病”内涵

  中医体质辨识仪体质辨识与“治未病”内涵

  1. 1 中医体质辨识仪体质和体质辨识 体质是指人在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中,受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共同影响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各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1],其生理状态反映在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以及阴、阳的偏颇和机能活动的差异。体质在每个个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等方面的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每种体质的特征都是可以以类划分的。因此,把握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及群体的规律性,了解不同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罹性和发病的倾向性,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质辨识就是把人的“体质”作为认知对象,从不同个体的体质状态及体质分类的特性入手,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防治原则,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措施[2],弥补了西医体检在亚健康诊断和干预方面的不足。体质辨识的内容主要包括辨识个体体质的状态即强弱胖瘦、年龄长幼、南北居处、奉养优劣等,以及辨识人群中的体质分类。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3]为代表的中医体质学研究者,经过 40 年的研究,归纳、分析每个时代的医家对体质形成的认识、体质分型的划分、体质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全国范围内 9 省市 21 948 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提出 9 种体质的基本类型,分别是: A 型( 平和质) 、B 型( 气虚质) 、C 型( 阳虚质) 、D型( 阴虚质) 、E 型( 痰湿质) 、F 型( 湿热质) 、G 型( 血瘀质) 、H 型( 气郁质) 和 I 型( 特禀质) ,先后编制了中医体质量表成人版、老年版、儿童版及《中医体质分类 与 判 定》标 准,该标准作为行业标准于2009 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现已得到全国各地广泛的推广应用。


中医体质辨识仪体质辨识与“治未病”内涵


  1. 2 中医体质辨识仪“治未病”理论 “治未病”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采取预防养生或早期治疗的方法,以期达到阻断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目的。中医学历来强调防重于治,在中医学预防保健发展的过程中,“治未病”

  思想作为重要的基础理论贯穿于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学术思想最早记载于先秦至西汉时期的著作《黄帝内经》中。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言: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记载到“保胃气,存津液”,也是“治未病”思想的表达形式。至唐代,药王孙思邈将“治未病”的思想具体阐述为: “上医医 未 病 之 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 医 医 已 病 之病”,将医生的职业道德与疾病发生的三个层次联系起来,强调“欲病”的重要性。根据各个时期医家对“治未病”的阐述,其内涵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①中医体质辨识仪未病先防,即注意保健,养护身心,预防疾病的发生,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言: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②已病防变,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 “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③已变防渐; ④愈后防复。2007 年,由王琦教授团队主编出版的第一部中医“治未病”专著《中医治未病解读》中提出“养生———治未病的基础; 体质———治未病的根本; 亚健康———治未病的重点; 特殊人群———治未病的关注对象”四要素,初步进行了“治未病”理论体系的梳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