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辨识仪体质辨识研究进展

  中医体质辨识仪体质辨识研究进展

  中医体质辨识仪是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类型的特性出发,把握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和个体差异,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养生、预防、康复等方法,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中医学重要的学术理论之一。


中医体质辨识仪体质辨识研究进展


  然就目前关于中医体质辨识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中医体质辨识研究仍较为局限,临床指导意义有限,体质分类仍然不够全面,缺乏客观性;现就中医体质辨识的研究历程、现代研究技术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中医体质辨识起到促进作用。

  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

  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通过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等综合表现出来的固有特质。 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体质,是因为个体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程度上存在着差异。

  不仅如此,机体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相关疾病发展的倾向性方便也同样存在着差异。 所以,对体质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对中医体质辨识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中医体质辨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于中医体质辨识的研究历程

  古代文献中对中医体质辨识的认识“体质”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根据人的形体,肤色,认知能力,情感反应,意志强弱,性格暴躁;以及对季节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将人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明确划分为二十五种体质。 《素问·血气形志》 又将体质按形志苦乐进行分类。

  《灵枢·行针》 将人体的体质划分为四型,中医体质辨识仪分别是重阳型、重阳有阴型、阴多阳少型、阴阳和调型。

  又如《素问·逆 调论篇第三十四》 记载“ 是人者素肾气胜” 。 《素问·厥论第三十七》 记载“ 是人者,质壮,秋冬夺所” 等诸多条文虽未明确提及体质,但从不同的方面都系统的描述了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