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辨识仪“治未病”思想的渊源

  中医体质辨识仪“治未病”思想的渊源


中医体质辨识仪“治未病”思想的渊源


  1中医体质辨识仪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肿瘤疾病防治中的指导作用。


中医体质辨识仪“治未病”思想的渊源


  1.1 “治未病”思想的渊源

  “治未病”最早见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其后医圣张仲景秉承 《黄帝内经》、《难经》之旨,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贯彻“治未病”思想,中医体质辨识仪他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篇》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唐代医家孙思邈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等。


中医体质辨识仪“治未病”思想的渊源


  概而言之,中医“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医体质辨识仪①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指未病之前先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才是根本;②欲病就萌,防微杜渐:指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症状越来越多;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指疾病已经存在,要及早治疗,防其由浅入深,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④瘥后调摄,防其复发:指疾病初愈,正气尚虚,邪气留恋,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此时机体或处于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欲病未病态,故要加强调摄,防止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