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辨识仪标定点法和自然标志分区法

  中医体质辨识仪标定点法和自然标志分区法

  1.

  面部色诊分区研究

  中医体质辨识仪面部图像中包涵很多重要的临床信息,根据不同的诊区对面部进行划分,不同的区域对应身体内在不同的脏腑,通过观察不同诊区的色泽变化判断相应脏腑的病变情况。中医《内经》中的分法有两种:《灵枢五色》主要是针对于明堂色部,而《素问刺热》主要是结合颜面色部,“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

中医体质辨识仪标定点法和自然标志分区法


  中医体质辨识仪对于面部的不同分区的温度分布规律,现代学者运用红外热像仪进行了研究。

  中医体质辨识仪提出了中心坐标定点法和自然标志分区法,中心坐标定点法是根据面部对称点建立横纵坐标,则横纵坐标线的交点对应相应脏腑色部中心;自然标志分区法则是根据自然标志将颜面分成五个区域,额头对应心区,左脸对应肝区,右脸对应肺区,中间对应脾区,下颌对应肾区。文献[4]

  利用红外热像仪采集

  316

  例健康体检人群面部红外热图,中医体质辨识仪对病例目鼻唇额颊等区域的热值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最高的部位是眼部,鼻子的温度最低,面部温度较低,男女面部各个区域温度没有较大的差异。



中医体质辨识仪标定点法和自然标志分区法


  采集

  700

  名学龄期健康儿童的面部红外热

  像,观察测量面部和舌体各部位的平均温度和各部位间温度差,结果显示正常学龄期儿童的面部温度与男女性别无关联性,红外热像图谱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2.

  常色现代研究

  望面色是医生观察人体面部颜色与光泽的一种望诊方法。中医体质辨识仪面部的颜色有常色和病色的不同。常色,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表现,可以理解为人体健康时的面部表现。常色又有主色和客色之分,主色是人生来就有的、终生不变的面色,客色是根据外界客观条件改变而相应变化的面色,例如四季、气候、生活条件的变化等。文献[6]

  选择不同年龄阶段的健康人进行四季面色的动态检测,得到健康人四季面色的数值特征,以及四季面色与室内外温度的关系,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为中医客色的规律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中医体质辨识仪生物机能信号采集系统匹配,采集健康人的额部、鼻头、右颊、左颊、下颏五个部位的光电血流容积图,通过数据比较分析得出,血管容积变化是颜面常色形成的生理基础,具有极大的诊断和临床价值。

  运用中医体质辨识仪健康成人的面部色泽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面部色泽存在男女性别差异,且都有随年龄增加而改变的趋势,这与临床观察完全一致,再次证明了中医望诊的客观化、数量化的可行性。

  3.

中医体质辨识仪标定点法和自然标志分区法


  病理五色研究

  与常色相反,中医体质辨识仪病色是指人体在疾病状态时显现在面部的色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