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知识体系。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是中医药学继承与创新的基石。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是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领域,具有先导性和引领性。中医基础理论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的突破,将使人类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创新,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及其内涵外延(一)学科与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学科的概念及学科门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GBIT 13745-2009)引言中关于学科的含义: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这里“相对”“独立”和“知识体系”三个概念是本标准定义学科的基础。“相对”强调了学科分类具有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独立”则使某个具体学科不可被其他学科所替代,“知识体系”使“学科”区别于具体的“业务体系”或“产品”。

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人类的活动产生经验,经验的积累和消化形成认识,认识通过思考、归纳、理解、抽象而上升为成知识,知识在经过运用并得到验证后进一步发展到科学层面上形成知识体系,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的知识体系根据某些共性特征进行划分而成学科。


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国家教育部将学科门类分为12门: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07理学、08丁学、0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

  2.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中医学是医学门类下属的一级学科。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

  3.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隶属于中医学的二级学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 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的学科。

  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学术创新、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学科管理六个方面。学科建设是体现学校在国内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与学科的概念不同。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和入门课,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临床医学、中医预防医学及中医经典著作奠定理论基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原则的认识三部分。